为解决柳江人生活年代问题,研究团队首先采集了从柳江人左侧股骨掉落的骨头碎屑,使用铀系法测定其年代约为2.3万-2.2万年,随后又对颅骨上中门齿掉落的牙齿碎屑进行铀系测年,结果约1.9万年,其差异可能是齿质更长时间处于开放体系中所致。
研究团队指出,柳江人不仅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为完整的化石人类骨架之一,其完整程度在整个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均较少见,对研究大区域内现代人的演化和扩散模式将起到关键作用。
柳江人的脑颅呈圆隆形态,脑容量相对较大(1567毫升),面部尺寸减小且扁平化,体型纤细,牙齿咬合面简单,因此被归类为现代人。同时,柳江人还具有一些早期现代人的特征,如面部低矮、眼眶低矮、眉弓突出等。综合考虑,柳江人属于早期现代人。
研究团队随后进一步对柳江人左侧股骨进行更详细取样和铀系直接测年,得到该古人类化石最终的铀系年龄范围约2.3万-2.1万年,这与沉积物测年所得到的年代区间相符,从而系统性完善了柳江人化石的年代学研究工作。
不过,自发现以来,不同学者使用包括碳十四和铀系等方法对地层堆积物进行测年,认为柳江人的生活时代至少可追溯到6.7万年前,还可能早至13.9万-11.1万年,甚至更久远至15万年前。然而,由于柳江人化石出土层位信息模糊,这些地层年代能否真正代表柳江人的实际年代尚且存疑。
研究团队指出,柳江人化石在中外学术界知名度较高,但由于出土地层不甚明确,其生活年代一直存在争议,导致对其演化地位的解释难以被广泛接受。在最新研究测得的年代背景下,柳江人的演化意义需要重新审视。
记者5月7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该所和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组成的研究团队,与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及澳大利亚人类演化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合作,历时4年持续开展一系列放射性年代测定和地层沉积学等综合研究,最终将柳江人生活年代确定为距今约3.3万-2.3万年。
为厘清柳江人在通天岩洞穴地层沉积序列中的出土地层,研究团队通过仔细观察,在柳江人左侧股骨的髓腔中发现红棕色的黏土质沉积物,在颅骨的鼻腔中也发现同样颜色和质地的沉积物。经全面比对和深入研究分析,最终发现柳江人最可能出土自通天岩洞第三沉积单元的第2层。这是一层红棕色的黏土,颗粒较细,反映的是一种搬运动力非常弱的埋藏环境,这与柳江人胸椎和腰椎、腰椎和骶椎被发现的时候仍然关联在一起的状态相吻合。这也表明,柳江人是原地埋葬,死后遗骸未被明显搬运过。
目前证据表明,在距今4万-3万年前,早期现代人在欧亚大陆经历了广泛的迁徙扩散,柳江人连同距今约4.1万-3.8万年的北京田园洞人和距今约3.9万-3.6万年的山顶洞人都是这一事件的重要参与者,而非距今10万年前更早的迁徙人群的成员。
过去的形态研究显示,柳江人与欧洲同时代的早期现代人,特别是距今3.3万-3.1万年的法国克罗马农人相似度较高,这可能反映了距今3万年前早期现代人快速地在欧亚大陆迁徙扩散,以及当时人群之间并未发生像现今这样的显著特征分化。
88xx中新网北京5月7日电 (记者 孙自法)作为中国迄今发现的最为完整的古人类化石之一,早期现代人“柳江人”自1958年发现以来,其生活年代一直存有较大争议,也备受关注。
研究团队介绍说,柳江人化石标本1958年发现于广西柳州市柳江区通天岩洞,化石材料包括一件基本完整的颅骨和17件后肢骨(含股骨)以及胸椎、腰椎、肋骨、骶骨、盆骨等。这些骨骼化石经鉴定属于一个约40岁的男性。
通天岩洞所在地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在距今3.3万-2.3万年这个时期,全球气候变冷变干,导致一些斑块化生存环境的形成。当时中国北方地区普遍流行石叶和细石叶技术,并以细石叶技术的快速拓展为特征,与同期快速发展骨器加工、装饰品(颜料)利用,共同反应现代人群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下快速迁徙和扩散的场景。
这项通过地层与年代学综合研究破解柳江人年代学疑团的重要古人类学成果论文,近日已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发表。其有助于将柳江人化石真正归入全球早期现代人演化序列,为探讨整个欧亚大陆现代人的迁徙扩散模式提供关键新数据。
研究团队认为,这种多样的文化适应和小型工具的发展,反映出当时古人类对斑块化生存环境的适应性和潜在的迁徙互动。本项研究所提供的柳江人新的年代数据,将为今后更多区域性及全球性的现代人人群动态、行为适应等研究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完)
确定柳江人出土地层后,研究团队对该层沉积物及整个堆积序列进行了系统的碳十四、铀系和光释光年代测定,结果显示其距今约3万-2万年,与前述初步的化石碎屑铀系测年不谋而合。
而这一时期中国南方所用工具类型比较多样,一方面,砾石工具依然占相当高比例,另一方面,小石片工具以及细小化石器在柳江人遗址等也大量出现,与此同时,骨器在南方洞穴遗址中变得更加普遍。
尽管这种方法所获年代代表着柳江人的最小年代,但与之前发表的6.7万年、13.9万-11.1万年和15万年的时代相差甚远。研究团队意识到这种年代差异可能源于对柳江人出土地层的记录和判断不准确,也就意味着此前发表的年代数据大概率不能有效指示柳江人的真实年代,因此需要确定其出土位置。
186.89MB
查看210.17MB
查看47.7MB
查看711.37MB
查看502.79MB
查看780.52MB
查看751.36MB
查看796.79MB
查看942.44MB
查看136.64MB
查看997.48MB
查看138.29MB
查看172.73MB
查看205.39MB
查看449.65MB
查看743.23MB
查看415.13MB
查看290.29MB
查看361.86MB
查看702.21MB
查看123.22MB
查看787.89MB
查看399.93MB
查看322.21MB
查看190.84MB
查看322.98MB
查看648.98MB
查看617.35MB
查看672.50MB
查看709.94MB
查看352.80MB
查看776.90MB
查看580.29MB
查看412.79MB
查看652.93MB
查看606.68MB
查看771.61MB
查看620.13MB
查看167.18MB
查看978.42MB
查看914.83MB
查看918.22MB
查看311.89MB
查看721.36MB
查看423.79MB
查看477.12MB
查看158.20MB
查看973.80MB
查看180.59MB
查看442.86MB
查看451.52MB
查看733.54MB
查看619.92MB
查看924.41MB
查看888.79MB
查看105.15MB
查看310.70MB
查看610.21MB
查看824.96MB
查看295.21MB
查看802.93MB
查看371.31MB
查看396.82MB
查看257.16MB
查看889.86MB
查看866.33MB
查看696.29MB
查看735.83MB
查看771.10MB
查看148.33MB
查看948.70MB
查看446.30MB
查看902.33MB
查看349.54MB
查看291.64MB
查看659.90MB
查看915.86MB
查看496.13MB
查看762.31MB
查看744.14MB
查看298.51MB
查看964.31MB
查看709.69MB
查看819.49MB
查看958.72MB
查看219.61MB
查看612.98MB
查看468.83MB
查看316.96MB
查看637.58MB
查看535.73MB
查看362.55MB
查看224.44MB
查看696.60MB
查看305.34MB
查看452.42MB
查看688.66MB
查看624.82MB
查看740.98MB
查看643.60MB
查看928.49MB
查看218.17MB
查看139.83MB
查看
269 扎兰屯xm
直击东部战区演练🔽
2025-07-02 08:11:20 推荐
317 188****4667
中946万兄弟反目🕌
2025-07-02 21:30:24 不推荐
137 152****6727
3D看多军种联合打击🕑
2025-07-02 06:46:46 推荐
88 森迪公主婚纱秀
台立法机构又爆冲突🕔
2025-07-02 10:38:55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