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高速铁路飞速发展,已成为一张闪亮的“国家名片”。日益“丰满”的铁路网,让“坐着高铁看中国”成为民众便利出行的真实写照。从武汉乘高铁出发,4—5小时可直达大半个中国。
眼下,铁四院正探索完善形成一套中国特色的智能设计技术体系和数智化标准,加速将中国标准、中国方案推向全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
飞驰的列车“脚下”,必须有好的“跑道”。作为中国高速铁路事业的首批参与者,铁四院不仅仅是“八纵八横”主骨架的骨干设计力量,也是中国高铁设计标准的主要编订者。
智能选线、北斗定位、数字地球……在铁四院数智化成果展厅,一批新突破、新技术、新应用引起众人关注。“中国高铁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知名度,这些技术的创新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菲律宾《商报》总编辑蔡友铭说。
据铁四院数智化事业部总工程师彭利辉介绍,目前在铁四院,铁路勘察、选线、设计全流程都可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大幅降低人工成本,缩短设计工期。
“过去勘察要翻山越岭、蹚水过河,如今操作无人机就能飞过去看看。”张超永介绍,长距离大范围地理信息采集一般采用固定翼大型无人机,一次飞行上百公里,一周飞行即可采集全线数据;小范围精确数据采集则采用小型无人机,摄影分辨率可达5厘米。如遇到植被覆盖,还可采用搭载激光雷达的无人机,利用激光雷达数据自动还原植被下的地表数据;遇到河流湖泊,则有无人船负责信息采集,它可深入水下100多米,获取水文信息等。
在设计环节,人工智能成了工程师的得力助手。“以往的选线往往靠‘人’,而智能选线则利用计算机自动完成三维空间线路搜索,生成满足各种约束条件且最优的线路方案。”张超永介绍,设计师轻点鼠标,综合选线系统就可在1分钟内生成100公里线路的三维设计方案。
铁四院线站院总工程师张超永介绍,截至2023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4.5万公里,其中铁四院设计建成60余条、共计1.5万余公里,超过全国投入运营高铁的三分之一。
轻量版官方网站入口中新网武汉5月13日电 (张芹 张启山)“我从广州乘高铁来武汉只用了4个多小时,非常方便快捷!”马来西亚《亚洲时报》记者江雪鸿13日在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四院”),连连感叹中国高铁的建设速度和技术发展。
...游戏版本 V5.4.9 | 大小 15.43M |
系统要求 安卓7.3 | 更新时间 2025-05-24 12:47:00 |
语言 中文 | 开发商 |
适龄范围 12+ |
修复bug
我的总结几点:
1.骄傲!五星红旗首次在月背升起
2.他被判13年:任期内滥权妄为,致湘潭违规新增举债435亿
3.月球“土特产”如何保存?探访月球样品实验室
4.菲律宾“既要又要”:我们还可以跟中国做生意
5.拜登许可后 乌军用美制武器打击俄境内导弹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