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洋总结了两点原因:一是开放的社会。美国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向移民开放的社会,到硅谷随便一个公司看看,在国外出生的人占员工数量基本在百分之六十到七十以上,基本中国大概百分之三十,印度百分之三十,其他东欧百分之十,剩下美国人,美国人主要做管理,出生在国外的主要做技术,没有这些外来的人口,要想像美国成为世界技术的领导者那是不可能的。
在谈到如何更好创新时,姚洋说,我们需要在创新的方向有一个综合的考虑,不是所有人都要去做0到1的创新。“比如美国出了大模型,我们就要做大模型,现在中国大模型数量比美国还多,好像是20多家,我们需要这么多大模型吗?恐怕是不需要。”姚洋说,现在网上总是很焦虑,觉得美国大模型又发展了一步,但实际上,我们想要每样东西都超越美国是不现实的,所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仅仅解读为一定要做最前沿的创新,有时候最前沿未必是最好的技术,电动车就是一个例子。
那么上海该如何创造一个创新的环境?姚洋表示,在创造创新环境中中国要向竞争者学习,向美国学习。美国的创新为什么能够在过去一百多年里常新是一个特例,几乎所有国家都是引领风骚几十年,但美国引领风骚超过一百年,仍然在引领,为什么?
这一点上,中国要开放,对上海来说更应该开放,“我在这里呼吁一下上海能不能带一个头,把户籍制度稍微再放松一点,这个很重要,我们要吸纳年轻人来到上海这座城市来创业,你不知道什么样的人能创业,这种打分制度未必是一种最好的制度。上海应有宽广的心胸把更多年轻人吸引过来,不仅是中国年轻人,应该把全世界年轻人吸引到上海来创业。”
在姚洋看来,电动车使用的其实不是最先进的技术,更好的技术是氢燃料电池,但是在中国这个环境下,这就是最适合的技术。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做0到1的创新,也要重视1到N的创新,哪怕是在传统领域一些小改进的创新,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第二点是资本市场。一个发达的资本市场是创新的关键。资本市场可以提供非常大的奖励创新的功能。创新成功的概率极低,所以得提供奖励,否则没人创新。上海在这方面有巨大的优势,怎么发挥好股市作用促进上海乃至全中国的创新,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
国色天香A区与B区论坛上,姚洋分享了中国创新创业的情况,并表示首先要认清中国经济还有中国社会所处的这个时代。他认为,所有的国家在成长比较快的时候都是人口相对年轻的时候,就是人口主要结构是处在青壮年时期。
843.39MB
查看235.28MB
查看32.7MB
查看882.86MB
查看689.39MB
查看982.36MB
查看273.89MB
查看342.32MB
查看820.90MB
查看510.80MB
查看691.64MB
查看644.69MB
查看348.57MB
查看739.82MB
查看820.59MB
查看182.60MB
查看224.61MB
查看583.75MB
查看649.16MB
查看758.58MB
查看791.27MB
查看970.19MB
查看771.98MB
查看791.86MB
查看946.68MB
查看563.86MB
查看635.71MB
查看451.64MB
查看298.68MB
查看816.32MB
查看914.23MB
查看399.55MB
查看333.89MB
查看285.27MB
查看149.57MB
查看924.37MB
查看963.78MB
查看163.43MB
查看261.95MB
查看718.69MB
查看240.54MB
查看988.80MB
查看550.93MB
查看232.68MB
查看137.53MB
查看775.21MB
查看294.89MB
查看356.77MB
查看130.15MB
查看474.12MB
查看103.32MB
查看790.79MB
查看825.12MB
查看788.55MB
查看433.24MB
查看465.70MB
查看225.95MB
查看326.84MB
查看285.43MB
查看193.71MB
查看295.47MB
查看840.28MB
查看369.12MB
查看586.16MB
查看134.94MB
查看225.68MB
查看381.12MB
查看816.63MB
查看835.30MB
查看709.67MB
查看729.92MB
查看275.47MB
查看880.44MB
查看666.18MB
查看133.88MB
查看323.78MB
查看971.16MB
查看626.23MB
查看154.65MB
查看879.94MB
查看634.91MB
查看629.58MB
查看936.15MB
查看616.53MB
查看450.56MB
查看778.93MB
查看540.48MB
查看425.30MB
查看144.79MB
查看791.74MB
查看201.20MB
查看101.70MB
查看896.84MB
查看964.35MB
查看472.14MB
查看719.65MB
查看460.49MB
查看235.45MB
查看753.67MB
查看622.43MB
查看151.20MB
查看700.69MB
查看707.51MB
查看911.77MB
查看
907 靖西pz
冯前林:是否属于“不谋而合”?——刘宗周与王一庵、王塘南“意”论之学术承继与思想异同❞
2025-07-01 05:43:10 推荐
601 188****7564
刘中:以自我监督和人民监督相结合为强大动力❢
2025-06-30 02:41:42 不推荐
352 152****7630
古屿鑫 潘楚巧:深刻理解文化主体性的价值意蕴❦
2025-07-01 04:06:04 推荐
49 深度台球
马长山: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数字法治建构❩
2025-06-29 00:56:31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