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战场环境构设的一部分,首先服装、道具要跟上”“硝烟味要浓,要熟练掌握对抗系统”“对抗区域一般不大”……刚成立时的研讨会上,听大家谈着对蓝军的理解,该支队领导开了口:“不要给自己设限,记住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从实战需要出发,让自己成为一根针,把影响部队战斗力提升的‘刺’一一挑出来。”
此次对抗训练,红方队员被提示要按实弹射击要求携带霰弹枪。这样的安排让红方队员有些吃惊:对抗场地这么小,怎么使用实弹?
不久,在一次红蓝对抗训练中,红方队员遇上了新“目标”——蓝方操纵的活动靶。这种新靶标,把一个人形靶放置在一辆遥控车上,由人操作,就能实现快速移动和变向。
好在难题有难题的“解法”。一些时候,红蓝对抗因问题集中呈现而陷入僵局时,现地教学就开始了。这次,在模拟排爆场,隋振军带领搜排爆作业手骨干,结合地形地貌,演示了如何快速探测、判别、拆除隐藏在各处的压发雷、集成电路爆炸物等,并组织大家进行强化训练。
也是在这一次,红方见招拆招,采用混编攻击车队、无人机远程锁定目标、狙击手定点狙杀等手段,完成了“公交车反劫持”行动。训练后,一套比较成熟的“公交车反劫持”战法,开始在支队范围内推广。
成为一根能挑“刺”的针,首先得自己过硬。怎样做到这一点?蓝军分队选择让队员先给自己以前充当“磨刀石”时的表现“画像”。随着大家的回顾,蓝军以往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摆上桌面。
不久之后,该支队将奔赴某陌生地域展开野外驻训。在那里,有密林,有河流,有不一样的建筑物,新一轮的红蓝对抗训练将全面展开。
“我们的作用,像放进鱼盆的那条鲶鱼。”带领蓝军分队的朱家红说,“支队赋予的任务,就是要不断搅动和清除官兵脑海中的想当然。”
蓝军分队作为可常态化为红方“递招”、与红方“过招”的对手,充分发挥“磨刀石”作用的前提,是所在单位领导先要转变观念,真正把蓝军分队建强。这样,练兵备战才能更好地做到有的放矢,对抗性训练才更贴近实战。
王超在组织“对移动目标射击”课目训练时发现,普通移动靶的使用存在一定缺陷。这种靶标前进速度可调,但路径相对固定,长期用它练习,会让射手形成等靶到一定位置再射击的惯性思维。这样,官兵射击的成绩虽好但实战意义不大。因为,到了实战环境,暴恐分子无论是逃窜还是反扑,常处于快速变向运动中。
实践证明,敌情设得越“像”,环境设得越“真”,态势设得越“活”,越能发现战斗力生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组织对抗并收到实效,选好“对手”很重要。刀快不快,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磨刀石硬不硬。
“压力本来就大,何况这么多‘麻烦’一下子全堆在官兵眼前。”隋振军以前也这样想。但是,支队领导的话提醒了他:“行动中,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万一遇上,官兵们会怎么样?”
在一次“公交车反劫持”对抗中,红方队员又一次遇到新情况——蓝方操纵穿越机携带爆炸物径直冲向红方设卡点,炸开通路,然后驾驶“被劫持”的公交车冲出拦阻圈。
蓝军分队作为部队的假想敌要有效发挥作用,很重要的一点,是为红方构设出逼真的战场环境。简要地说,就是要站在对手的角度,深入分析判断对手在干什么、下一步将干什么,从而倒逼红方在各种对抗环境中找出弱项短板,不断推动红方在补齐弱项短板中提升战斗力。
发挥蓝军分队的“磨刀石”作用,要着眼现在的战场,也要着眼打赢“明天的战争”。要积极鼓励蓝军分队面向部队需求和发展来设计“战斗”和对抗,多设一些难局、危局、险局、困局,尤其是在信息化战争与人工智能不断发展的当下,要加强对信息对抗、指挥对抗等新要素的引入,推动部队及时跟进、转变观念,持续提升应变能力。
“这就是‘动态蓝军’的妙用。”该支队一名领导说,“蓝军分队队员大多是各个专业的骨干,他们可以随时变为‘蓝军’,构设场景,展开红蓝对抗。”
“他们对大家知根知底。”武云龙和几名红方队员碰了一下头,认为重点还是尽量不让蓝方发现自己,同时严防对手在关键环节搞袭扰和破坏。
新建成的射击方舱,为开展红蓝对抗训练提供了便利条件。作为蓝军分队队员,李海丽和战友坐在电脑前输入指令,就能在射击方舱内的屏幕上显示出任务环境,并以数字模拟蓝军的方式,与在方舱内进行训练的红方队员展开交互式对抗。
那次“以墙为盾”的“出题”结束后,朱家红带领狙击小组对如何“答题”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他们借助无人机进行侦察,掌握目标隐藏位置,随后在“协同狙击”中,尝试使用反器材狙击步枪来实施穿墙打击,从而达成目的。
习主席强调,要加强实案化对抗性训练。扎实开展实案化对抗性训练,有利于更好地研究对手,深化战法训法运用,检验部队训练成效。
“如果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蓝军分队所出题目已有了不小变化,对抗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更多的是‘综合题’。”该支队一名领导说,“尤其是所出题目的背景设置,与当前经济科技发展的实际情况越来越吻合,倒逼红方直面新情况、新变化,不断拿出新的整体解决方案。”
美国式禁忌k8经典蓝军分队组建时,研修室里没有这幅标语,是后来加上去的。因为那时,大家心里还普遍有一个问号:“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蓝军?”
一些新观点的提出,体现着蓝军分队阶段性努力的成果和观念上的变化。“尽可能还原实战中红方可能遇到的‘最大麻烦’”“递招要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善用创新性思维,敢于把红方逼入绝境”……
这些判断,武云龙觉得大体方向没错。但对抗开始后,他渐渐觉得有些不对头:在预有准备的几个环节上,没有出现任何问题。直到他到达观察点位,才大吃一惊:一堵墙,把目标挡得严严实实。只凭自己携带的武器装备,无法探明敌情,更无法对墙后的目标进行射击。
对抗开始,红方队员立刻发现了不同——“暴恐分子”不仅频繁移动,还借助掩体进行警戒,给红方抵近侦察带来不小麻烦。楼房大门关闭,从地面进入楼内并发起进攻不可行。
蓝军分队队员、无人机教练员杨桐对此深有体会。在红蓝对抗中,他发现红方部分无人机飞手为追求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不太注意战斗编队和有效避敌。于是,他协同狙击手,将无人机飞手作为重点打击目标,使红方无人机飞手在一次次“败走麦城”中增强了战场生存意识。
“蓝军其实提供了一种‘对手视角’。”该支队领导思路清晰:“不仅要着眼于成规模组织对抗,更要着力于日常训练,把‘对手视角’不断嵌入练兵场,在不断出新题、难题中,推动实战思维、应变意识渗透到官兵血液之中。”
这是一场以实战为背景的红蓝小队对抗。隋振军代表蓝方设置的模拟排爆场,由于诡雷多、线路复杂、地雷埋设地点隐蔽,已经难住了多支红方小队的搜排爆作业手,有的作业手还因此“阵亡”。
“蓝军分队队员的灵活嵌入,让越来越多的官兵开始重新思考实战、认识‘敌人’。”该支队领导说,“一次次‘出题’经历,也让蓝军分队队员开始在更高层次上思考问题,不断改进训法和战法。”
“目标为什么要按你的想法来?”“有没有事先进行侦察?”“有没有梯次火力准备?”面对蓝方队员的一连串发问,红方队员才意识到,问题出在思维固化上!
571.75MB
查看584.56MB
查看89.2MB
查看593.73MB
查看587.18MB
查看760.88MB
查看171.73MB
查看298.61MB
查看855.50MB
查看885.21MB
查看482.39MB
查看427.37MB
查看673.76MB
查看395.19MB
查看747.66MB
查看232.21MB
查看765.95MB
查看553.59MB
查看106.46MB
查看760.61MB
查看962.98MB
查看102.38MB
查看930.58MB
查看220.14MB
查看913.85MB
查看839.18MB
查看181.94MB
查看162.88MB
查看464.90MB
查看170.71MB
查看774.15MB
查看513.73MB
查看310.88MB
查看445.82MB
查看122.98MB
查看427.44MB
查看368.87MB
查看969.27MB
查看982.26MB
查看290.58MB
查看899.92MB
查看957.91MB
查看670.78MB
查看304.36MB
查看372.33MB
查看182.62MB
查看620.12MB
查看755.82MB
查看847.90MB
查看550.69MB
查看975.39MB
查看829.62MB
查看513.63MB
查看866.38MB
查看784.14MB
查看499.56MB
查看726.45MB
查看652.87MB
查看186.14MB
查看360.12MB
查看430.73MB
查看385.53MB
查看157.20MB
查看143.22MB
查看584.89MB
查看167.43MB
查看544.67MB
查看407.99MB
查看231.96MB
查看742.61MB
查看590.67MB
查看306.47MB
查看146.77MB
查看329.24MB
查看303.59MB
查看398.13MB
查看303.16MB
查看295.85MB
查看976.42MB
查看673.80MB
查看151.72MB
查看182.66MB
查看506.87MB
查看901.22MB
查看113.72MB
查看551.68MB
查看405.41MB
查看518.29MB
查看917.24MB
查看611.98MB
查看562.56MB
查看634.55MB
查看446.68MB
查看229.55MB
查看624.77MB
查看677.32MB
查看900.85MB
查看708.93MB
查看869.56MB
查看111.96MB
查看682.50MB
查看480.17MB
查看388.94MB
查看102.63MB
查看
912 侯马fd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上线期刊论文优先发布系统🧢
2025-07-02 18:14:41 推荐
395 188****3611
《“百姓喜欢 坏人害怕”》中国记者推广短剧🧦
2025-07-01 14:36:25 不推荐
169 152****6556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沙晨:拥抱伟大的新时代✋
2025-07-01 06:16:01 推荐
86 生老病死H5
第三十三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目录🎅
2025-07-02 00:54:05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