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长三角”项目是澎湃新闻2024年新春伊始重点推出的一个区域观察专项计划。我们不仅依靠数据去理解某一区域的人和事,我们更用心去理解它。您有任何建议或者意见,都可以给我们写邮件:chenlf@thepaper.cn。
有人会说,这是不可能的。凡事都有可能,芜湖与滁州GDP的差距本身并不大,滁州这几年的发展势头不可小觑。2011年的那波行政区划调整,不涉及滁州,而芜湖市将无为县纳入了版图。2023年,县级无为市的GDP为650.1亿元,如果抛掉这一部分,芜湖与滁州GDP的差距就更小了。
比如安徽省会合肥,近年发展“一年一个台阶”,2022年GDP突破1.2万亿,占全省比重接近27%。省内排名第二的芜湖,GDP尚不足合肥一半。
和合肥以外的安徽其他地市相比,芜湖一个显著的比较优势就是大学布局较多、科教资源发达。滁州仅仅拥有一所省属本科院校滁州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天长市设立了校区,但距离滁州市区较远),芜湖则拥有学科门类相对丰富的大学布局。
目前,中央对于行政区划调整的总基调是“行政区划应当保持总体稳定”。这一总基调不变的话,皖南地区进行大幅度行政区划调整的可能性不大。再则,通过扩大城市管辖面积、拉大城市规划框架、发展土地财政、土地金融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太现实了。
事实上,近年来,多名住芜安徽省政协委员在安徽省两会上多次提出支持安徽师范大学创建一流学科,支持皖南医学院更名大学等建议,“支持芜湖打造区域教育中心,打造城市品牌,彰显省域副中心城市魅力”。
2020年6月,我曾在一篇题为《一所正在被遗忘的大学》文章中这样写道,据统计,在1994年—2018年国家杰青入选者本科毕业院校中,安师大排名第20名。排在它前面的无一例外全部都是清一色的985高校,而紧挨着它的两所大学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和天津大学,也是两所知名的985高校。这是安师大的光荣,在所有安徽省属高校中无出其右,也是它无言的幽怨。不过,这样的一个成绩更多展现的是其上个世纪80—90年代人才培养的出色成绩,而现实却是,安师大正在变成一所被遗忘的大学。
日本女人日逼大片芜湖也就此拥有了第一所直接以城市命名的高校。按照规划,学校定位为以工科为主、应用型水平较高、符合地方发展需要的大学,深耕芜湖,厚植长三角。
芜湖不大,大学相对集中在城区。未来城市的竞争一定是科技创新的竞争,芜湖“把大学作为方法”,谁知道哪一天就在不知不觉间培育出一家、一批伟大的企业呢?
提升安师大在国内高校中的排位,甚至重点建设某一学科冲刺“双一流”学科,无形之中会提升芜湖这座城市的国内外知名度和竞争力。
而且,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期研究、培育、发展过程中,大学扮演的角色将更为吃重。把大学作为方法来思考芜湖下一步的发展,就成为芜湖的现实选择。
这个话题爆火,要到一天之后。3月11日,芜湖官方微信公众号“芜湖发布”全文转载了该文,并引发了本轮“一城独大不是春”的争论。很多自媒体以《剑指省会,这座城市急了》《拒绝“一城独大”!强省会,要终结了?》《芜湖冲击安徽第二城,“强省会”与“多中心”如何平衡》等为题,对这一争论进行各种角度的解读,前后热热闹闹了一个月之久。
面向芜湖的下一步发展,更应将大学作为方法,重新思考大学与城市、与产业、与科技创新的关系,才能赋予芜湖未来足够的城市想象力。
学者们在研究美国“硅谷模式”的时候发现,硅谷区域内拥有著名的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机构)和众多智力人才的地域集中,对硅谷地区的经济发展作用不可估量。硅谷发展初期,大部分公司是在斯坦福工业园周围集聚的基础上迅速发展的,而在发展过程中,大学与企业密切合作,大学不仅为小企业提供重要的技术成果、高科技人才,并且帮助其培养和培训人才,以应对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
文章称,我国经济强省有这样一个共同点:其发展不完全依靠省会城市的“一城独大”,而是得益于“双城驱动”,甚至“多城驱动”。而湖北、湖南、安徽等众多省份,都面临着“一城独大”“省城独大”的局面。纵然,这些城市对全省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毕竟“独木难支”。
现在安徽省内多个以城市命名的学院都喊出了升格大学的声音,作为省域副中心的芜湖更应该早为之谋划。随着出生人口的减少,中国高校即将迎来供给过剩的时代,谁先升格为大学,就会在这一轮竞争中取得相对优势的地位。
这场争论缘起人民网旗下“聊时局”微信公众号的一篇文章。2023年3月10日,人民网安徽频道主理的微信公众号“聊时局”刊发了一篇题为《“一城独大”不是春》的原创署名文章。
合肥之外,安徽的大学在省内分布相对比较分散,多个城市差距不大,要想拉开差距,就需要格外的努力。比如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在芜湖,安徽财经大学在蚌埠,安徽工业大学在马鞍山,安徽理工大学在淮南。
文章援引区域经济研究专家的话说,把芜湖建成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成安徽经济增长第二极,就是为了使其与合肥唱响“双城记”,共同驱动安徽经济“再壮大”“再进位”。更加令人期待的是,把芜湖打造成为经济增长第二极后,未来,安徽还会迎来“第三极”“第四极”……他们,将共同构成驱动安徽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位于皖北的蚌埠医学院已于去年和合肥学院同一批次升格为蚌埠医科大学。这也就意味着皖南医学院已经成为安徽“唯一的医学院”。芜湖当然应该全力支持皖南医学院的升格工作,在附属医院、学科建设、科研经费上予以重点倾斜。
一座伟大的城市一定要有一所以城市命名的大学,城市与大学相伴相生,荣辱与共。从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转设为芜湖学院,只是芜湖规划自身大学战略的第一步。集中精力将芜湖学院升格为芜湖大学、支持皖南医学院升格为皖南医科大学、支持提升区域内大学在省内乃至国内的学术地位、与区域内大学共同谋划科研如何助力城市产业发展,可能是芜湖更为紧迫的使命。
2011年拆分地级巢湖市时,芜湖分到了原来隶属巢湖市的无为县(现已更名为县级无为市),虽然实现了跨江发展,但是并未像合肥一样通过此次区划调整做大了区域面积与人口。
近期,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成功转设为芜湖学院,芜湖拥有一所以城市名称命名的大学迈出了第一步,芜湖开始有了自身的“大学想象”。
一般来讲,一个普通地级市拥有一所大学就很不错了。芜湖拥有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两所大学,前者属于文理综合性大学,后者以工科见长。
每一个城市的主政者可能都对自己所主政的城市充满无穷的想象,但所有城市的发展都只能建基在自身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上。理想总是丰满的,而现实充满骨感。
即使在整体实力上来说,与合肥相比,芜湖仍有不小的差距,但拉大和其他地市的差距、建设“安徽科教第二城”的底子和实力都是毋庸置疑的。
东部沿海省份“双子星”的实践告诉我们,省域副中心或者非省会经济大市的经济总量、人口都是可以超过省会的。比如深圳之于广州。当然,这一对于“省域副中心”的想象目前还不适用于芜湖,它面临的问题还是:如何缩小和省会合肥的差距?
它有蜚声海内外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也拥有在垂直领域表现不错的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
300.43MB
查看953.24MB
查看55.5MB
查看715.73MB
查看252.66MB
查看991.39MB
查看440.41MB
查看909.33MB
查看546.76MB
查看744.85MB
查看662.16MB
查看110.77MB
查看667.22MB
查看326.88MB
查看616.72MB
查看129.37MB
查看857.64MB
查看703.20MB
查看904.67MB
查看631.57MB
查看679.94MB
查看506.19MB
查看709.96MB
查看963.17MB
查看343.12MB
查看224.36MB
查看439.78MB
查看984.40MB
查看843.14MB
查看202.21MB
查看458.86MB
查看470.37MB
查看631.31MB
查看406.57MB
查看326.98MB
查看241.19MB
查看767.94MB
查看626.58MB
查看101.68MB
查看196.35MB
查看881.44MB
查看757.72MB
查看721.10MB
查看560.15MB
查看182.89MB
查看605.64MB
查看717.24MB
查看200.46MB
查看471.72MB
查看118.78MB
查看101.28MB
查看459.21MB
查看428.98MB
查看378.46MB
查看882.11MB
查看596.61MB
查看977.63MB
查看971.55MB
查看439.81MB
查看696.70MB
查看736.65MB
查看741.28MB
查看773.39MB
查看942.20MB
查看707.52MB
查看704.61MB
查看734.29MB
查看805.92MB
查看192.12MB
查看112.47MB
查看866.13MB
查看685.68MB
查看468.23MB
查看849.15MB
查看569.31MB
查看148.10MB
查看515.43MB
查看200.94MB
查看944.47MB
查看419.29MB
查看134.94MB
查看934.78MB
查看190.45MB
查看624.74MB
查看141.44MB
查看796.29MB
查看294.89MB
查看256.75MB
查看376.58MB
查看767.43MB
查看163.11MB
查看656.54MB
查看481.36MB
查看529.59MB
查看548.29MB
查看216.51MB
查看955.74MB
查看999.10MB
查看589.86MB
查看642.13MB
查看927.20MB
查看351.95MB
查看279.97MB
查看344.93MB
查看
268 阿图什ij
2023年中国新闻工作者援助项目名单发布🔪
2025-07-01 08:34:39 推荐
900 188****3505
“讲好中国故事”系列成果展在华科大开展🔮
2025-07-02 07:56:09 不推荐
292 152****3214
宋强太:让中国铁路故事传播得更生动、更久远🔲
2025-07-02 21:27:44 推荐
18 姚力投篮
人民网2023年申请办理记者证人员名单公示🔵
2025-07-01 09:36:13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