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德州已与30余家京津冀知名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实施医疗领域具体合作事项100多项,并实现在京津冀就医购药即时联网结算;通过开展名校“手拉手结对帮扶”等活动,当地选派15名知名校长和学科带头人赴北京实验学校跟岗学习;组织20余家企业参加第十届北京国际文旅消费博览会,举办“大德之州 两河牵手”德州·齐河文化旅游北京推广活动,与北京市旅游协会、重点旅行社建立了合作关系。
“来德州工作,既可以拿到企业工资,又可以拥有事业编制,再加上市县每月发放的生活补贴,我在这里工作很安心。”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博士生李文志向记者表示。为破解县域企业对科研人才吸引力不强的难题,德州市创新推行“编制是事业、工作在企业”模式。该政策自2022年实施以来,已支持21家企业自主引进高层次科研人才。
借助实施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德州积极对接北京优质科技、教育、人才、产业资源,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2023年,德州新开工京津冀地区投资过亿元项目150个、到位资金109.1亿元。近年来,德州坚持全域对接、全面承接,在优化工作机制、争取政策支持、承接产业转移、拓展重要平台、集聚科创资源、共享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力突破。
近年来,德州实施对接央企强企、科研院所、院士人才团队百日攻坚行动,扎实推进“一县一区”对接合作,成功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和高层次人才。德州还实施“北接南融”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2023年,德州新增京津冀深度合作企业44家,转化京津冀科技成果21项,合作共建京津冀创新平台30个。德州(北京)协同创新中心已吸纳15家科创机构,签约33个创新项目。
正版资料免费公开大全作为山东省唯一列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城市,德州被赋予京津冀产业承接、科技成果转化、优质农产品供应、劳动力输送基地和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一区四基地”功能定位。
2023年,德州举办了第八届(夏季)央企投资发展会议暨“融入京津冀 国企德州行”活动,签约项目42个,总投资432.3亿元;举办2023中国半导体材料产业发展(德州)峰会,打造全国重要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基地;与北京市朝阳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产业承接等11个方面开展合作。
在围绕产业融入、市场融入、平台融入、政策融入和服务雄安新区建设等5个方面,德州谋划确定40项工作要点,58个市直部门单位分解150项重点任务,逐项明确完成时限。德州还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修订完善了县市区、市直部门京津冀专项考核办法,更加突出对招引央企总部、重大项目、教育医疗资源的考核引导。
网友评论更多
38焦作t
特斯拉将投100亿美元在AI训练⛈⛉
2025-05-28 09:41:34 推荐
187****3454 回复 184****8642:布林肯在北京遭BBC记者连续质问⛊来自濮阳
187****4789 回复 184****6912:有一种旅行叫假装生活在当地⛋来自许昌
157****3090: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来自漯河
80三门峡804
14天 · 当我开始坚持做一件具体的小事⛎⛏
2025-05-28 15:46:26 推荐
永久VIP:美丽癫人癫事大赏⛐来自南阳
158****4152:下班后恢复能量的快乐小事⛑来自商丘
158****5664 回复 666⛒:春天的影像诗⛓来自周口
45驻马店mo
大学期间你认为最后悔的一件事⛔⛕
2025-05-29 02:10:22 不推荐
信阳tb:2024画春天⛖
186****5029 回复 159****9328:我要发疯梗图大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