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vp

 

蘑菇vp

🦏蘑菇vp🦐     

在流量内卷的互联网时代,一个热搜的回报可能远远大于处罚。在椰树看来,舆论热议不仅不是折损品牌形象的坏事,反而是提高曝光率和知名度的好事。“黑红也是红”“骂名也是名”,只要有流量就行,这就是典型的“黑红营销”。

蘑菇vp因使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商业营销,并使用“用椰子擦乳”“南太平洋美女很少‘飞机场’”等广告语,5月6日,椰树集团有限公司因涉嫌违反广告法被海口市市场监管局龙华分局罚款40万元。5月8日,话题“椰树涉擦边广告被罚40万”登上微博热搜。

作为不少人眼中的广告界的“泥石流”,椰树集团绝非浪得虚名。近年来,因多个广告宣传“打擦边球”“妨碍公序良俗”,椰树屡屡陷入舆论漩涡,多次遭到监管部门的处罚,但椰树“一直行走在擦边最前沿”,大有“将擦边进行到底”之势。这次,椰树再次因低俗广告被“罚”上热搜,对公众来说一点都不奇怪。

对于这种营销理念,椰树并不避讳,甚至不以为耻反而为荣。2022年1月,椰树在其官网发布“开门红报喜”,重点提到了两次争议广告的“成就”:“2019年‘我从小喝大’椰树牌椰汁广告风波和2021年椰树培养职业经理学员招生广告风波时应对决策成功,合计引起5亿多人次网民关注,再次提升‘椰树’品牌知名度,促进销量持续逆势增长。”也就是说,低俗路线、“黑红营销”,就是椰树的流量密码。

“擦边球式”低俗营销并非椰树集团的首创,也非某个企业或行业特有问题,但像椰树这样数十年不改“擦边”本色、“俗”中作乐,并从中渔利,是极端个例。椰树之所以执迷不悟地走在擦边的道路上,归根结底是对流量的盲目崇拜。在椰树的营销观念中,只要能引来关注和流量,区区几十万元的罚款微不足道。

🦑(撰稿:德阳)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未经本平台授权,严禁转载!
展开
支持楼主

30人支持

阅读原文阅读 6939回复 5
举报
    全部评论
    • 默认
    • 最新
    • 楼主
    • 青春装点🦒LV3六年级
      2楼
      小弟杀人,老大获罪:一桩涉黑命案的“领导责任”🦓
      05-17   来自南充
      1回复
    • 🦔正贝赛LV3大学四年级
      3楼
      没有卖不掉的货,中南最大批发市场催生“折扣商超之王”🦕
      05-16   来自广安
      7回复
    • 优雅中年🦖LV3幼儿园
      4楼
      50%的抑郁症患者是在校生,需正视孩子的心理需求🦗
      05-16   来自遂宁
      4回复
    • 丝华LV8大学三年级
      5楼
      储户去银行取钱要征得派出所同意?别把金融的事情当儿戏丨快评🧀
      05-15   来自内江
      7回复
    • 化妆品潮流🧛🧞LV1大学三年级
      6楼
      七城“限牌”,网约车会不会驶上数量管制老路?🧟
      05-16   来自乐山
      2回复
    • 飞英LV8大学四年级
      7楼
      教师抢救患儿上课迟到被罚,南方医科大最新回应:各级领导在开会商讨🧠
      05-17   来自自贡
      回复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最热圈子
    • #央视知名女主持人,博士拟录取#

      贵惠

      1
    • #董宇辉直播永乐宫壁画引争议,永乐宫办公室:上级部门批准的#

      校园风采

      3
    • #冷藏车违规乘人致8死,家属称遇难者均为女工#

      青春之美

      7
    • #大连一公交车撞上某银行网点大门,官方通报

      丝诺

      1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随时随地关注蘑菇vp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