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日批⛆
山西自古就是琉璃生产、使用的重要地区,本次展览展现了一脉相承的烧造工艺,分为“山西琉璃的时代变迁”“建筑上的琉璃”“庙堂与明器”三个单元。
值得注意的是,来自海城黄瓦窑的19件琉璃构件展示了特殊的琉璃生产工艺和为宫廷建筑装饰服务的属性,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本次展出的有“永服(福)宫大脊”字样脊筒、“福陵角楼”阴刻字样脊筒等。
展品中,丰富的山西琉璃遗存展示了难得的早期琉璃艺术发展序列:山西各地汉墓中出土的低温釉陶明器;北朝时期,平城和晋阳先后为北魏和东魏、北齐的政治文化中心,诸多重要遗址中都可见的铅釉陶器;隋唐时期的三彩釉陶;两宋时期在建筑上和墓葬中出现的琉璃精品。元朝统一全国后,山西琉璃的制作品类、造型、工艺、色彩等各方面,较前均有发展。
本次展览策展人栾峦表示,山西琉璃在建筑上应用广泛,流派众多传承有序,造型庄重色彩绚丽。据介绍,琉璃作为建筑的重要附属构件,主要用于屋面装饰,具有表达秩序、宣传礼制、求吉纳福等作用,极大丰富了中国建筑文化的内涵。
来自德国的游客塔蒂亚观展后表示,在拥有近400年历史的沈阳故宫看到这一件件琉璃文物,仿佛与中国历史更近了。栾峦说,希望人们透过展览看到山西琉璃古老的东方文化遗产,感受到中国神秘多姿的琉璃文化。(完)
搜索日批中新社沈阳3月19日电 (记者 韩宏)由沈阳故宫博物院、山西博物院、鞍山市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晋韵华彩——山西琉璃艺术展”19日在沈阳故宫开幕,该展通过134件(套)文物见证中国古代琉璃工艺取得的辉煌成就。
据介绍,黄瓦窑是清代盛京地区一处规模宏大的御用琉璃官窑,主要负责供应清代皇家宫殿、行在、陵寝、寺庙等建筑所需之琉璃砖瓦。明朝末年,原居山西介休的侯氏举家迁至海州(今海城)析木城并在此创建侯家窑(黄瓦窑前身)。海城市析木镇缸窑村旁曾挖掘出一座烧制琉璃瓦的馒头窑,窑内出土100余件文物,有的瓦件上清晰刻有大清门、永福宫等字样。
⛇(撰稿:保山)2024清华中欧传播论坛在京举办
05-14高昌盛⛓
牢记职责使命 引领社会风尚 ——中国记协新闻道德委员会倡议书
05-12尚健⛔
“全媒体时代如何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专题评议会在京举行
05-13建宜⛕
关于参评第三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自荐(他荐)作品的公示
05-14美科华⛖
人民日报社申报第34届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公示
05-12编程之美⛗
人民日报社第18届长江韬奋奖候选人公示
05-12志尚维⛘
人民日报社参加第34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作品专项初评公示
05-14纳振⛙
人民网2024年申请办理记者证人员名单公示
05-14易具b
人民日报社推荐参加第34届中国新闻奖副刊初评作品公示
05-13精致男装i
人民日报社参加第34届中国新闻奖新闻专栏初评公示
05-13凤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