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经营主体的数量是衡量一个地方营商环境和发展活力的重要指标。经营主体与当地营商环境的关系,就像种子与土壤一样。有好的光热水肥条件,种子自然能茁壮成长、开枝散叶;反之,则植被稀疏,甚至一片荒芜。为完成指标虚假注册经营主体,是典型的自欺欺人。
1024手机看片入口近日,有媒体报道某地在落实“市场主体倍增”计划过程中,存在严重造假现象,有人名下办理了20张营业执照,却只有3家是真实存在的。
在基层,这样的事不是孤例。几年前,笔者就曾听到一位企业负责人吐槽,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为了增加经营主体数量,向多家企业收集身份证用于注册新公司。这种只求表面数据好看、不顾实际效果的做法,不可能带来发展活力,反而会产生负面效果。一方面假数据会影响决策,导致对地方实际发展效能做出错误判断;另一方面,如果引发对相关部门公信力的质疑,将严重损害当地的营商环境。
经营主体的设立,本质上是市场行为,由投资者根据企业需求、投资方向、市场趋势、营商环境等做出综合判断。各地出台政策措施时,往往会在“经营主体”前用一个词:“培育”。经营主体的增加,既需要精心营造企业落地生根的“土壤”,也要对企业成长过程进行耐心细致的呵护。
既然如此,为何还会有人甘愿造假?很多时候“问题在下头,根子在上头”。任务层层下达,成绩逐级上报,人人心知肚明,个个都不戳破。
进一步说,就算数据不造假,经营主体也不是单纯的越多越好。经济活力需要量的积累,离不开千千万万个经营主体的贡献。但地方发展的韧性,更需要质的积淀,“唯量是图”既不可取,也不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企业越来越多,才能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游戏版本 V1.8.9 | 大小 23.85M |
系统要求 安卓3.8 | 更新时间 2025-05-25 09:04:08 |
语言 中文 | 开发商 |
适龄范围 12+ |
修复bug
我的总结几点:
1.“轮值村主任”管干部,不含糊
2.婚恋也开始“预制菜化”?
3.“颜值”变“产值”,“流量”换“留量”:赏花经济只赏花?捎上土鸡土鸭
4.让人类与卫星更好“对话”
5.雷同抄袭、设计陈旧? 国潮文创如何才能走出套路看长三角更高水平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