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以蓁中新网沈阳5月18日电(韩宏)“光鉴匠心——沈阳故宫博物院藏雕刻精品展”18日在沈阳故宫文化博物馆开展,80余件(套)院藏精品文物展出,展现雕刻文物蕴含的精湛技艺与智慧巧思。
牙雕主要指象牙雕刻的作品,角雕主要指犀牛角雕刻的作品。犀角又称奴角,性寒,有凉血、清热、解毒的功效,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犀角文物中酒杯占大多数,早在殷商时期就有犀角制觥的记载。“牙角玲珑”单元展出的角雕文物即包含“明犀角镂雕梅花杯”和院藏国家一级文物“明犀角雕玉兰花杯”。牙雕文物则展出“清乾隆款象牙透雕群仙笔筒”“清牙雕兽耳活环盖瓶”等诸多院藏牙雕精品。
在“玉美无双”单元展出数量众多、品种丰富的清代玉器,如“清白玉浮雕山子”“清青玉凸雕松竹梅盖瓶”“清碧玉雕山水花鸟圆插屏”等。其中院藏国家一级文物“清白玉御制双蝶耳活环三足香熏”为传统熏炉样式,盖顶扁圆形纽前后两面刻方形火焰珠,内分刻阴文“御、制”二字,纽下部周围有镂空透雕香熏孔;盖面四边刻圆形火焰珠,内阴刻“古、稀、天、子”四字;炉口制成宽边板沿,前后板沿中心刻方形火焰珠,珠内分刻阴文“香、薰”二字。此熏炉玉质纯正,制作精良,为乾隆帝御用之物。
竹木雕刻,是中国最古老的制作工艺之一。“竹木本色”单元展出38件(套)院藏竹木雕刻类文物,有留青手法雕刻的“清竹雕留青山水楼阁笔筒”,有翻簧竹刻的“清竹黄双鱼海棠式盒”;有沉香木雕刻的山水人物笔筒,还有紫檀木雕刻的文具箱等,雕琢精湛、用料考究,展现清代及民国时期竹木雕刻的风格特色和艺术成就。(完)
“宝石琳琅”单元展出了各类珍贵宝石制成的文物,如“清水晶双耳活环扁瓶”“清猫眼石兽耳盖炉”“清田黄石雕山水小山子印章”以及“清玛瑙雕三足炉”等。
《说文解字》中对玉的解释为“玉,石之美,有五德”,将“仁、义、智、勇、洁”的美德赋予一块石头,古人对玉的推崇可见一斑。通过琢、磨、雕等工艺,玉被打造为各种形状、各种用途的器物,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形成绵延万年的中国玉文化。
949.32MB
查看946.98MB
查看37.4MB
查看871.25MB
查看
网友评论更多
98中山h
第3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公示🈶🈷
2025-05-15 0-1:02:24 推荐
187****2485 回复 184****8975:中国记协举办新闻茶座 聚焦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来自江门
187****4208 回复 184****6216:人民日报社2023年度申请新闻记者证人员名单公示🈹来自佛山
157****2941: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来自肇庆
97云浮665
第十一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申报通知(2023年)🉑🌀
2025-05-17 19:49:49 推荐
永久VIP:“记者之家”大学堂兰考教育实践基地正式揭牌🌁来自阳江
158****7846:网络视听主题宣传论坛在青岛举行🌂来自茂名
158****6314 回复 666🌃:网络视听主题宣传论坛将于8月24日在青岛举行🌄来自湛江
88英德wo
“全国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出版发行🌅🌆
2025-05-17 20:49:00 不推荐
连州xk:“媒体眼·看运河”在扬州启动🌇
186****9616 回复 159****3818: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放媒体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