讣告介绍,朱能鸿院士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24年3月13日(周三)上午9时在上海市龙华殡仪馆(漕溪北路210号)银河厅举行。
朱能鸿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天文光学望远镜专家,六十余年来为促进我国天文仪器和空间科学事业发展以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始终秉承精益求精和挑战自我的精神,长期致力于天文光学望远镜的创新技术研究,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己任,勤恳敬业,勇攀高峰,积极推动我国天文光干涉技术追赶国际前沿。他主持设计并率先成功研制我国第一架口径最大的1.56米天体测量望远镜,先后成功研制第一台月球双速照相机、真空照相天顶筒、1米激光测距仪、1米激光通信望远镜、双焦点大视场大口径光电望远镜等一大批尖端的天文光学观测设备。
红桃视颢哪去了3月9日,微信公众号“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天文光学望远镜专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总工程师、原副台长朱能鸿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3月8日13时58分在上海逝世,享年85岁。
朱能鸿院士1939年11月出生于上海,1960年9月毕业于同济大学,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工作,历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副台长、总工程师。朱能鸿同志197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七届委员会副主席、上海市徐汇区科学技术协会第七届委员会主席、上海市反邪教协会第一届至第三届理事会理事长等职。1995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能鸿院士一生热爱祖国,忠诚于党的科技事业,追求真理、服务人民,他敬业守正、淡泊名利、诲人不倦,为我国天文望远镜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702.17MB
查看391.29MB
查看44.3MB
查看701.32MB
查看
网友评论更多
77蓬莱l
罗永宽 王文浩: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空向度、建构原则与实现路径🤹🤽
2025-05-16 01:50:40 推荐
187****5367 回复 184****2307:肖河:俄乌冲突背景下北约亚太化的联盟理论分析:战略非理性抑或其他🤾来自招远
187****6906 回复 184****2850:程广云:为什么我们需要让哲学重回田野?🧑来自荣成
157****1865: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来自乳山
28滕州616
李国强:在历史长河中体味中华文明🧔🧕
2025-05-15 20:11:12 推荐
永久VIP:钟钰:坚持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来自曲阜
158****1585:姚洋:当下的局势与挑战🧗来自邹城
158****1377 回复 666🧘:陈平原:闻窗外事,读圣贤书🧙来自新泰
58肥城qm
吴猛:对于“事物本身的逻辑”之追问——《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表现”问题🧚🧜
2025-05-16 15:32:59 不推荐
邹平rs:包刚升:如何理解不断变化的西方世界?🧝
186****2783 回复 159****3344:萧功秦:回忆我的一位“忘年交”朋友😀